Document
1 2 3
AI+大数据 成就“读云术”

来源:  湖南气象网

作者: 张倩 刘炼烨

发布日期: 2021-04-23 15:53

【 字号:

AI+大数据 成就“读云术”

——湖南探索研究型业务助推观测自动化发展

  “观测业务改革以来,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不仅观测数据的质量得到提升,我们自己也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仪器装备维护和气象服务中去了。”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凤凰县气象局52岁的老观测员杨吉安感叹。

  作为全国地面观测自动化改革7个试点省(自治区)之一,湖南气象部门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经世致用的改革思潮、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劲头,立足实际需求,积极探索研究型业务发展,采取综合智能判识和视频识别相结合的方式,成功打通地面观测自动化“最后一公里”技术瓶颈,为全国地面综合观测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填空白——需求引领 技术革新成效初显

  时间拨回到2014年1月1日。这一天,全国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进行调整,取消了雷暴等13种天气现象观测和夜间人工观测。

  观测业务调整后,观测员的工作任务有所减轻,但新的问题出现了——现有观测资料无法满足实际业务需求这一难题亟须解决。

  立足于业务需求,攻关团队想到的第一步就是凝练本地化的关键业务指标和判据。他们采取集中讨论、分头研究、技术攻关等方式,对云量以及雾、霾、雷暴、雨凇等人工观测项目的判识指标进行反复研究,探寻最科学、最有效的判识方法。

  经过多次尝试,攻关团队运用改进后的融合、订正算法,实现了对多种天气现象的自动综合判别,完成了基于各类卫星产品的云量反演和订正,生成了逐小时实时更新的地面观测融合产品。从2015年汛期开始,这项成果就在全省气象部门投入业务应用,有效地填补“云、能、天”资料的不足,开创了地面观测要素智能化判识的先河。

  改革带来成效。自湖南推广多源观测资料融合业务以来,各级预报员能直接通过MICAPS系统调阅夜间逐小时的云量等数据,有效提高了全要素、全过程、全覆盖的精细化气象预报与服务能力。同时,台站减少了大量的人工加密观测任务,国家基本/基准站观测工作量减少约33%,台站业务人员逐步转型发展,基层预报预警和服务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出亮点——从点到面 湖南经验全国推广

  这项可借鉴、可推广的技术方法自全省推广开来,跨部门和跨省的交流、与国家级层面的应用合作也有序推进。与此同时,湖南探索研发的综合气象观测智能分析判识新模式,也在稳扎稳打,持续向前走。

  2017年,中国气象局印发《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大力推进观测模式智能化,发展天气实况自动判识能力”。也正是这一年,湖南省气象局牵头中国气象局小型业务建设项目——综合气象观测智能分析判识系统建设,联合江苏、安徽、宁夏三省(自治区),构建了适用性广、准确率高、物理概念明确、可移植且推广性好的云和多种天气现象判识模型,建设了综合气象观测智能分析判识系统,实现了全国范围内总云量、云高、露、霜、雾凇、雨凇等16项人工观测项目的自动、智能、快速分析判识。

  在技术攻关中,湖南气象部门打破传统思维,运用天气预报的思路去解决气象观测中的问题,将统计方法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使得综合气象观测智能分析判识系统从技术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8年11月开始,判识产品在湖南、安徽、广西、黑龙江等7个省份开展试点应用。在推广到其他省份的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地提高产品的准确率,湖南气象部门反复研究数据资料,根据实际情况分区域改进识别算法,并多次评估应用效果。经过不断优化,到2019年底,综合判识产品在全国的准确率提高了5%至10%,对雨凇、雾凇等天气现象的综合判识产品准确率超过90%,真正为预报员提供了科学可靠的参考资料。

  经过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组织的专家论证,湖南建立的综合判识智能化新模式,可有效补充并逐步取代目前的部分人工观测项目,为台站观测业务无人值守奠定基础。

  促转型——图像识别 智能观测仪“替身”观测员

  时代呼唤改革,改革需要先锋。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新浪潮,早在2018年1月,湖南气象部门就在长沙、怀化、南岳布设了三套图像采集设备,开始探索云和多种天气现象图像采集、人工智能识别的相关规范、技术,初步实现了智能化的云和天气现象产品生成。

  依托中国气象局下达的“地面气象自动观测智能分析判识系统建设”项目,湖南省气象局在建立天气现象分类图像数据集的基础上,充分比较了多种图像识别算法对天气现象图像识别的适用性,创新性地完成了基于图像、时空序列信息和气象要素信息的多源融合AI识别算法模型构建。

  2019年5月,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组织开展了“天气现象视频智能观测仪”测试工作,面向全国征集可实现云和雨凇、雾凇、露、霜等多种天气现象自动观测的仪器设备。湖南省气象局在前期的成果基础上,联合华云升达(北京)气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研发了“天气现象视频智能观测仪”,在多款参测仪器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完全符合中国气象局技术要求的人工智能观测仪器。

  “等这套设备正式运行后,基层观测员要主动跟上观测业务的发展,加快自身转型,为地方防灾减灾、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气象保障服务。”常德市安乡县气象局综合业务股股长龚亚琴说。

  目前,湖南已完成八十余套天气现象视频自动观测仪的布设,实现了观测数据自动生成、上传。随着该仪器的全面布设及相关业务流程建立,湖南有望率先实现地面观测全面自动化。按照中国气象局规划,全国2400余个气象台站也将在2020年9月全部安装完成。

  “通过技术的不断革新,不久的将来,包括预报员在内的广大用户将能够获取到多要素、高精度、全天候的自动气象观测产品。那时,我们能看到的不仅仅是用数字、文字表示的观测结果,还有全国所有气象台站或关键地点的实景图像、视频,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连续地了解各地天气实况。”谈到未来,智能观测项目负责人、国家级首席预报员叶成志信心满满。(陈朝晖、屈右铭、尹婷、刘玥、李昱对本文均有贡献)

编辑: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