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1 2 3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风云热点

心中的“灯塔” ——怀念袁隆平院士

来源:  湖南气象网

作者: 汪扩军

发布日期: 2021-06-01 09:11

【 字号:


2006年,袁隆平在稻田里察看水稻生长情况。


2019年,袁隆平接受中国气象报记者采访。


2010年,袁隆平为全国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培训班授课。


编者按:5月22日13时07分,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有着浓浓的气象情结,气象人对他也饱含深情。湖南气象部门与袁隆平有数十年的密切合作,尤其是在1990年湖南省组建两系法杂交水稻气象科研协作组之后,为杂交水稻的育种制种、基地选定、大面积推广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气象科技支撑,多次获得袁隆平高度肯定!汪扩军是袁隆平领衔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的50名核心团队成员之一,与他有着31年紧密合作,渊源深厚,对他了解颇深。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汪扩军回顾有关袁隆平那些难忘的气象往事和记忆中珍贵的片断,共同缅怀这位一生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家!


心中的“灯塔” ——怀念袁隆平院士


汪扩军


袁隆平院士既是世人敬仰的一代科学巨匠,同时又是我最敬爱的一位恩师。5月22日袁老逝世的噩耗传来,我们全家非常震惊,这几天都沉浸在悲痛之中。越是深切缅怀,对袁老的崇敬之情越是难以言表,情不自禁写下这段文字,以寄托哀思,祈愿我敬爱的恩师一路走好!

我与袁老的相识相交,始于1989年夏季的那场异常低温,它造成了两系法杂交稻制种出现了严重的“打摆子”现象。1990年初,袁老决定组建气象科研组进行攻关,我是其中的骨干成员之一(1996年后任组长)。由此,开始了我和袁老长达31年之久的交往。

记得是1990年10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与袁老初次相识。当时,我陪一位张姓老校友去袁老家拜访,在他们讨论两系法与三系法的区别时,我插空说了一句话,在袁老解释的基础上作了一点补充。袁老听后很是诧异,转头就笑着问我:“你是哪个单位的?叫什么名字?怎么对两系法这么熟悉啊?”当听说我是气象局的之后,他很是满意,频频点头。第一次见面,我对袁老的敬重和亲近感便油然而生,袁老的睿智和平易近人让我终身难忘!

上世纪90年代,两系法制种出现了所谓的“369”现象,也就是1993年、1996年、1999年发生了因气候条件造成的大面积种子育性严重不纯事件,社会反响很大,袁老十分着急。为此,气象团队系统分析了多年的田间实验与历史气候数据,研究得到两系法不育系育性转换的温光条件与关系模式,找出了适宜湖南及长江中下游流域制种的实用型不育系的起点温度指标及其分布规律,研发了两系法杂交制种的时空择优气候生态诊断技术,确定了湖南省两系法杂交制种的适宜气候区域和生产时段,提出了一套安全高产制种的关键气象技术。

2000年2月,“两系法杂交稻安全制种气候诊断决策服务系统”研制成功后,我带着气候区划成果去向袁老汇报。袁老在我的电脑上看到安全区划图像一个葫芦之后,高兴地说:“好!我们的制种基地就按照这个‘葫芦’来‘画瓢’!”根据袁老的安排,省“两系办”组织专家利用气象研究成果对全省的制种生产基地进行了一次重新安排,并且下发文件,将原有的36个制种基地县重新调整为16个。该成果得到应用后,进入新世纪以来,湖南省生产上再也没有发生过大面积种子育性不纯事件。

之后,我们还针对超级稻超高产栽培建立气候适宜性与气象保障技术体系,开展相应的气象条件、气候生产潜力与区划、预警评估等研究,构建气象影响关系模型,确立高产稳产气象指标体系及理想群体结构构建的气象技术要点等,确保湖南超级稻大面积栽培实现高产稳产。

2014年,袁老领衔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我国科技进步奖最高奖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我与省气象科研所均在获奖之列。

袁老对气象工作一直很关心,气象人对袁老更有一份深情。2002年12月9日,袁老题词——努力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为湖南经济建设服好务。2010年3月22日,袁老为全国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培训班学员授课。在2011年和2020年,省局两任局长祝燕德、刘家清先后拜访袁老,每次袁老都是热情接待。2013年,袁老与气象部门“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行”采访团合影并签名。2019年9月5日,袁老还接受了中国气象报社记者的专题采访。

“如果没有气象科研的支持,我们的成功可能要推迟好几年。”袁老多次在相关会议上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在2019年9月6日亲笔写道:气象科技服务对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时任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在调研视察湖南省气象局时,曾四次赞扬湖南气象部门几十年如一日地为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科研提供了紧密的气象服务。

对我个人,袁老总是不吝关怀指导。2001年我申报正研职称时,袁老亲笔为我写下了长达两页的推荐信。2019年,袁老为我著述的 《两系法超级杂交稻制种时空择优气候诊断技术及其应用》一书亲笔作序,称此书为“可以成为从事两系法杂交稻科学研究与生产管理人员的一个好帮手”。

因为袁老与我夫妻俩是西南农业大学(现西南大学)校友的缘故,我们慢慢和他及其夫人邓则老师结下了忘年情谊。2000年西南农业大学五十周年校庆时,邓则老师还专门邀请我妻子陪同前往,一如家人般亲密无间。

一次次的缘分,注定袁老成为我人生路上的导师,他从事科研的那种“战略眼光、辩证思维、开放胸襟、求索韧劲”让我深受启迪。尽管袁老师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科学成就永远镌刻在辽阔大地上,他的光辉名字永远印记在人民心坎上。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的一生,成为世人心中的“灯塔”。

作为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一名气象人员,我能与一代大师相交、熟识,进而受教,让我感到无限幸福。我为气象工作而自豪,为我们农业气象科技工作者骄傲。袁老的科学精神将一直感召我们,引领我们前行!(作者系湖南省气象局农业气象研究员)


一名气象科技工作者对袁隆平院士的深切怀念


编辑:戴帅汝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
Document